上海疫情防控进入最关键的攻坚时刻,不少小微企业面临更为迫切的资金需求。上海银行根据疫情变化,持续创新金融产品服务,打造“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云超市”在线金融服务体系,持续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投放力度,为小微企业“贷”去“及时雨”,助力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渡过难关。
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居民财富水平的上升,中老年人多层次、高品质养老需求不断增长,养老已经成为百姓关注的重要民生话题。实际上,养老不再一种简单的解决退休后经济来源的方式,而是人们对老年生活多维度、全方位的保障需求,并逐渐从养老的要求向“适老”的需求演进。
杭州银行3月1日发布公告称,其第一大股东澳洲联邦银行(CBA)在3月初宣布套现83亿元后清仓离场。值得注意的是,该行前十大股东中,太平洋人寿也在2月末“清仓式减持”。
常熟银行(601128.SH)于3月30日晚间披露了2021年年度报告。2021年,常熟银行实现营业收入76.55亿元,同比增长16.31%;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.88亿元,同比增长21.34%;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1.87亿元,同比增长21.59%;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-16.88亿元,同比减少140.96%。
为全力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,全面落实《上海市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》,上海银行立足大局,全行上下紧急动员,于4月1日对外发布普惠金融支持疫情防控行动方案,通过首期专门设立100亿专项信贷规模,创新普惠金融产品服务,加大减费让利力度等18条措施,保障普惠金融供给,支持实体经济发展。
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,作为商业银行“三驾马车”之一的金融市场业务面临着更为严格迫切的转型要求。2021年,天津银行以“十四五”战略规划为引领,切实贯彻“归本位、回本源”的经营理念,金融市场业务提质增效,实现多元发展。
苏州银行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,再度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。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,也是苏州银行新三年发展规划开局之年,该行以事业部变革2.0和全面数字化转型为契机,围绕国家、省、市十四五规划,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,坚守战略定力,勇于担当作为,深度融入区域优势,在区域聚力实现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刻下鲜明的“苏式金融”印记。
哈尔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(“哈尔滨银行”或“公司”,股份代号:6138.HK)发布哈尔滨银行及所属子公司(“集团”)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(“报告期”)之经审计年度业绩。
近年来,天津银行作为天津地方金融企业,将打造“市民银行”品牌形象纳入战略发展规划,充分发挥普惠金融服务作用,不断推动金融产品创新,提升金融服务水平,为民生发展贡献力量,同时自身的零售业务也取得良好发展。
贵州银行(06199.HK)披露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年度业绩公告。根据公告,2021年,贵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17.37亿元,增幅4.35%;实现净利润37.06亿元,增幅0.95%;平均总资产回报率(ROA)0.77%、平均权益回报率(ROE)9.88%。
江阴银行(002807.SZ)披露了2021年年度报告。2021年,江阴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3.67亿元,同比增长0.46%;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.74亿元,同比增长20.51%;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.66亿元,同比增长22.03%;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.74亿元,同比增长21.70%;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.15%,较上年上升1.3个百分点。
为全力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与农业现代化,确保备春耕资金充足,哈尔滨银行在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指导下,从服务龙江本土出发,以“早于农时”为原则,紧锣密鼓做好备春耕金融保障工作,多措并举助力黑龙江省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“压舱石”重任,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繁荣。截至目前,该行已累计投放备春耕贷款超80亿元。